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作为我国首个健康服务业的指导性文件,一出台即受到业内高度关注。“亮点很多”“机遇很大”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较多的评价,尤其是“非禁即入”折射了政府角色从“领导”到“引导”的转变。业内期待,在未来的落实中能真正摆脱“玻璃门”现象。
8万亿元“蛋糕”出炉业内颇感“提气”
《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
“2011年底我国健康服务业规模约2.4万亿元,要在9年里达到8万亿元以上,几乎是翻2倍的速度。这无论是对于基础医疗、高端服务或是养老保健,都是一次快速增长的机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说。
利好消息也让资本市场“激动”了一把。截至15日午盘,医药板块上涨1.41%,其中上市公司迪安诊断、复星医药、健康元的股价纷纷涨停。
这块“蛋糕”,让一线从业人士颇感“提气”。“国务院出台政策正当其时!”昆山科森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金根说。
科森公司近年来以通过为国外企业生产零部件的方式进入微创手术器械、医疗固定支架等产业领域,平均以30%的年均增幅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徐金根也感慨于国内企业的相对弱势:零部件出口给美国企业,对方组装后出口至我国的产品价格可能高达数倍甚至十倍,且处于垄断地位。
“国内精密医疗器械领域的市场太大了,但我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还太少,必须要打破国外品牌的垄断。”徐金根说。
因此,《意见》在培育健康服务业相关支撑产业中提出“支持自主知识产权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相关健康产品的研发制造和应用”。业内看来,这将既能满足更多消费者的健康需求,也能使相关费用大幅降低,从而撬动一个更大的市场。
非禁即入医疗服务、健康养老获益匪浅
《意见》还明确“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并不断扩大开放领域;凡是对本地资本开放的领域,都要向外地资本开放。”“非公立医疗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实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价政策。各地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建设免予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建设减半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招商证券医药分析师李姗姗据此认为,医疗服务企业或将是最大受益者。
蔡江南也表示,比如牙科、眼科市场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空缺,且基于各地方的医保水平,中西部农村地区被压抑的医疗服务需求还没有被完全释放出来。
另外,《意见》特别强调了“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发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郑宇洁说,虽然中国式养老面临“人多钱紧资源少”的困境,但是要善于挖掘其潜在的发展机遇。在老年人口众多、储蓄率高的“银发经济”中,与之关联最为紧密的就属医疗保健行业。
记者采访了解到,养老服务主要包括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紧急援助、医疗健康四大块。近年来,前三块都形成了很好的发展态势,但医疗健康市场的潜力仍有待进一步发掘。随着老龄化程度的逐年提高,居家养老的家庭对老年人的护理、康复等需求量越来越大。
长期从事养老服务业的上海海阳集团今年已在上海市区建立了两个护理站,并建立了注册医生、注册护士和持上岗证的护理人员等三支专业队伍。董事长徐超说:“上海老人康复护理服务市场很大。短短几个月,海阳两个护理站上门服务的老人数已超过1000人。”在服务人群中,根据上海有关试点政策,80岁以上的户籍老人还可以享受医保,由医保承担80%的费用。
从“领导”到“引导”加速打破“玻璃门”
健康服务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意见》作为我国首个健康服务业的指导性文件,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经验,明确提出了健康服务业的内涵外延,即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
蔡江南表示,这次《意见》中亮点很多,几乎面面俱到,体现了在中国经济发展到一个转折点之际,国家下大决心希望把健康服务产业作为一个有力撬动点,并通过开放更多新的领域来倒逼原本医疗机制僵化等不足之处。
与2009年的新医改相比,此次《意见》不仅对于行业发展有更高的提升,同时字里行间也都透露出要大力发挥市场力量,政府职能从“领导”到“引导”的信号。
“现在这个产业,需求量非常大,可以说不缺钱、不缺人来做,缺的就是政府的许可证。”徐超说,接下来,希望一方面政府要设立相关的门槛,制定相应的标准,加强市场监管和行业规范;另一方面,加快改革相关的行政审批,打破社会力量进入的“玻璃门”,做大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形成消费者、政府和企业多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