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1年,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全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有序向公立医院延伸。目前,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30%。”卫生部办公厅主任侯岩在8月17日召开的中国卫生论坛上介绍中国医疗卫生发展状况表示,“将同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落实财政专项补助和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实施综合量化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制度,逐步建立新的运行机制。
会上发布的这份《中国医疗卫生发展状况》白皮书,显示了近十年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状况和有关数据:近十年来我国基本卫生状况持续改善;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疾病防控、食品药品监管能力、中医药、科技人才队伍、国际合作等方面也均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在基本卫生状况方面,我国居民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人均期望寿命从2000年的71.4岁提高到2010年的74.8岁。
卫生资源持续增长,2011年底,全国卫生机构达到95.4万个,其中医院2.2万个。每千人口医疗床位数3.8亿张,职业医师1.8亿人,注册护士数1.61亿人。
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明显增加,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由2002年的21.45亿人次,增加到2011年的62.7亿人次。2011年中国居民平均就诊4.6亿次,每百居民住院11.3人,床位使用率88.5%,平均住院日10.3天。2011年,15分钟内可以达到医疗机构住户比例83.3%,其中农村地区达到80.8%。
城乡及地区间卫生发展状况逐步缩小,2003年中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分别为55%和21%,2011年分别增至89%和97%,发生重要变化。婴儿死亡率城乡差距从7.2千分点下降5.9千分点,农村住院分娩率西部与东部差异率从3.4个百分点下降2011年2个百分点。
卫生总费用也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2002年个人卫生比重高达57.7%,政府预算支出和社会卫生支出15.7%和26.6%,2011年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下降了34.9%,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分别提高到30.4%和34.7%。政府卫生支出年均增速21.6%,明显快于同期财政支出年均增长和卫生总费用的平均增速。
经过3年努力,我国新一轮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也取得了阶段性突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公立医院改革等均取得可喜成果,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已初步建立。
《中国医疗卫生发展状况》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新农合参合人数达8.32亿,参合率97.5%,受益人次数从04年的0.76亿人次提高到2011年13.15亿人次,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以上。
侯岩表示,中国将继续深入开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发展卫生事业,致力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更好维护保障和增进全民健康,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发展道路。(作者:李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