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西城区在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过程中依托信息化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小汤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认真学习了西城区的先进经验。紧紧围绕稳定、连续、综合、个性化的家庭医生式服务理念,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机制,采取了调整诊疗流程,突出团队配合,规范工作内容,监控服务质量等综合措施,逐步固化和密切责任医生与签约服务对象的关系,为居民在每次就诊过程中提供包括健康教育、健康监测和疾病诊疗的综合服务,推进措施如下:
一、优化诊疗流程调整挂号程序
1、增加团队号,挂号人员为签约居民挂取其签约团队全科医生的门诊号,并分诊至相应诊室。
2、充分利用居民候诊时间,引导居民至健康自助小屋进行健康状况自我监测。由签约护士或防保人员为居民提供一系列的健康管理服务。健康管理主要内容包含:建立或完善健康档案、健康监测(身高、体重、BMI、血压、心率、血糖等)。危险因素干预、运动指导、饮食指导、中医体质辨识等健康管理服务。同时完成家庭医生式服务中的“健康状况早了解”、“健康信息早知道”、“分类服务我主动”等服务内容,并记入健康档案。
3、居民接受健康管理服务后,全科医生为其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诊疗服务,并根据需要,预约复诊时间或安排转诊。
二、合理配置资源,强化团队责任
小汤山中心自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以来,根据服务模式及服务要求,设置了9个服务团队,团队由团队长负责管理,人员包括全科医师、社区护士、防保医师等。成员间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围绕团队工作任务和目标人群需求,共同为签约居民制定健康管理计划。通过细化职责、明确责任,为签约的社区居民提供持续服务。
三、加大宣传,积极为重点人群签约
1、小汤山中心在门诊大厅利用滚动屏及社区站宣传栏进行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宣传。同时制作了服务团队公示栏,使社区居民对服务团队充分了解,及时签约。
2、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对重点人群进行宣传、签约
2012年2、3月的妇女两癌筛查活动,为育龄妇女进行签约,同时发放宣传材料,提供健康知识。
为孕产妇及新生儿进行签约,并按时进行访视。
预防接种门诊日,为前来接种的儿童进行签约。
对本辖区的精神病患者及残疾人进行签约,加强管理。
利用农民健康体检进行宣传,加大对65岁以上及慢性病患者进行签约、管理。
通过调整和优化诊疗流程、强化团队责任、合理配置资源、增进内涵建设、不断加强绩效考核,建立符合本辖区居民需求的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以学习和推广西城区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理念和内涵作为重点,突出社区卫生健康管理服务特色,加强服务的创新和提升,提高辖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知晓和签约率,促使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形成良好的服务观念和意识,以使家庭医生式服务内涵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