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成都市2013年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成都市今年将改革全科医师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并进一步提升家庭医生服务率,建立2100支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15%以上的成都家庭。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从市卫生局了解到,目前成都市已经建立了2098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已签约了70万个家庭,签约率达15%。近期,市卫生局将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外,推出可供选择的医疗服务项目包,让不同的人群根据自身的健康、经济情况进行选择。下半年,成都的家庭医生服务有望签约20%的家庭。
每600个家庭
配1个家庭医生团队
2011年2月,成都首先选择了10个区县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公立卫生院先行试点家庭医生制度,具体包括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高新区、龙泉驿区、温江区、郫县以及新津县。
按照当时市卫生局的初步计划,家庭医生的配置标准为每600个家庭配置1个家庭医生团队。每个团队由1名全科医生、1名社区护士,1名公共卫生人员(即医生助理)组成。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家庭医生还可以配备中医师、妇幼、儿保等专业医师。
对承担家庭医生职责的人员,成都也设定了“准入门槛”,首先他们要具有执业医师资质,获得全国全科医师资格或全省医生(中医)转岗培训合格证,家庭医生团队中的护士则要获得省社区护士转岗培训合格证,公共卫生人员可为专职或兼职。除此之外,家庭医生要具有较为全面系统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知识,具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工作协调能力等。据介绍,申请了多点执业的二、三级医院医生或对口支援的上级医院的医生,他们也可以在其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者乡镇卫生院,经过专业培训后兼任家庭医生工作。
按照分工,家庭医生团队中,全科医生主要负责诊疗、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咨询服务,社区护士主要负责健康信息采集和服务预约,公共卫生人员在全科医生的指导下,开展公共卫生服务。
2011年底,市卫生局在所有区市县推开了家庭医生服务制度。目前,成都市已经建立了2098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已经签约了70万个家庭,签约率达15%。
提供5项服务
推出个性医疗服务包
按照民生工程目标,今年成都市还将改革全科医师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从市卫生局了解到,在家庭医生服务方面,除了以往的基本公共卫生的内容,还将推出可供选择的医疗服务项目包,让不同的人群根据自身的健康、经济情况进行选择。
按照之前的方案,成都市家庭医生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5个方面。一是健康信息采集,帮市民家庭建立和更新家庭健康档案,提供个性化的健康信息记录以及个人疾病管理记录。二是对临床随访的居民进行基本体格检查,为首诊居民进行免费健康体检,为有需求的居民进行个体化的健康体检项目。三是提供健康服务指南,即协议服务、预约服务、预告服务和转诊服务。四是为居民提供健康危险因素评价,进行健康方式指导,有条件的或创造条件提供中医保健咨询服务。五是为有特殊需求的居民量身定制个人健康维护计划、健康技能指导计划和疾病系统管理规划。
第五个方面的服务,家庭医生还没有真正开始实施。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健康信息采集、随访、转诊等基本服务,成都市还将根据不同人群推出各种类型的医疗服务包。“不同人群可以打勾、组合不同的服务包,家庭医生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对市民的健康进行更有效的管理。”
1年1签约
没病也可咨询 不满意可换
需要家庭医生服务的家庭可以到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公立卫生院签约家庭医生团队。
签约家庭医生团队后,即便市民没有生病,也可以选择电话或者预约的方式,咨询医生一些健康问题。医生就可以给予市民健康指导,帮助市民在健康检查、转诊等方面提供便利。
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家庭医生的签约期限为1年。市民如果对自己签约的家庭医生团队不满意,期满以后可以选择更换团队。
目前,成都市的全科医生还有大量缺口。为此,成都市卫生局将进一步加强家庭医生的培养力度。到2015年,争取达到城镇每1万人有2名全科医生,每个乡镇卫生院有1到2名全科医生,作为实行家庭医生制度的人才支撑。
按照四川省发展全科医生的规划,从2020年起,全科医生培养全部采用“5+3”模式,即先接受5年的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2020年前的过渡期内,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毕业后规范化培训”为主,适当采用“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方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