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片面否定传统手术的特殊价值和地位,不搞一拥而上的盲目发展,不搞为了微创而微创的形式主义。”5月4日,第十一届北京微创外科论坛在京举行。大会主席、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刘荣教授在发言中提出上述“三不原则”,并指出,虽然外科临床实践已进入微创外科时代,但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将会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并存,患者的最终预后(远期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应成为术式选择的最高标准。
刘荣认为,当前微创外科的局限性与器械设备、手术适应证、外科医生培养模式等相关。微创外科医生应接受规范的传统外科培训和腔镜外科训练,但现今微创手术比例日增,使得年轻医生缺少传统外科手术的实践机会。此外,微创手术适应证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需要随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手术室和医院设备而因地制宜。当医生的能力还不足以胜任微创手术时,就不应贸然施行。假如一名外科医生用12个小时才能完成一例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而采用开腹手术仅用3个小时,在这种情况下,这位医生开展这类微创手术是有悖医学伦理的。
刘荣说,就我国的现实状况而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应盲目追求手术微创化,而区域性(省级以及部分地区级)以上的大型外科手术中心,对于技术上基本成熟的微创手术要创造条件使其普及化;对于高难度的、目前尚不能通过微创手段达到可靠效果的,要首选传统术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黄志强在会议间歇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当前微创外科医生所挑战的,绝不仅仅是手术本身的难度,外科医生亟须摒弃浮躁的情绪,踏实做好循证医学研究工作,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为最终目标。
此次会议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循证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华腔镜外科杂志》主办。